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汗水浇开富裕花
2023-6-12

  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种植养殖基地,一个个干劲十足的农民身影,一张张朝气蓬勃的温馨笑脸……驱车来到永吉县一拉溪镇索屯村,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幅“党建引领、内外兼修”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这里有省农业农村厅驻村工作队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特色产业“生金” 激活内生动力
  2021年6月,省农业农村厅驻村工作队进驻索屯村,与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升村民和村集体收入,扎实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索屯村地处永吉县西部半山区,驻村工作队立足索屯村实际情况,积极谋划特色产业帮扶项目,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走向致富路。
  “柞蚕养殖与传统农业生产季节相错,分春蚕和秋蚕。养殖两个多月,每公顷蚕场可获收益1万余元,具有不与大农业争地争时、劳动时间短、收益高等特点,是有效提高农民收益、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优势产业。”驻村第一书记薛强说,索屯村现有柞蚕养殖场地100余公顷、20多户蚕农,有多年养殖柞蚕经验,具备发展壮大柞蚕产业的基础。
  聚焦“造血”式帮扶,驻村工作队争取到23万元资金,成立了永吉县“一索大院”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占股80%,脱贫户占股20%,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示范户+脱贫户”的模式,整合周边村镇优质柞蚕养殖资源,帮助蚕农协调优质蚕种,发展柞蚕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同时,驻村工作队协调争取190万元,创建了柞蚕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柞蚕产业做大做强。
  “在工作队的帮助指导下,我家放养的蚕健壮少病、体大‘压秤’,一个‘死头’、病蚕没找到。”索屯村养蚕示范户姜立忠高兴地对记者说,经过两个多月,放养的秋蚕一共卖了约1200公斤,增收了150余公斤,除去人工和蚕种等所有费用,净赚4.5万元。
  示范户董占国的蚕茧质量也十分优异,早早就被多个收购人“盯”上,直接承诺“无须检验”,且每公斤高于市场价近3元收购。
  为充分发挥养殖户辐射带动作用,合作社培养了3个柞蚕养殖示范户,示范蚕场面积20公顷,通过提供优惠优质蚕种、保底价格回收蚕茧、免费提供全程养殖技术指导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示范户收益,3户示范户2022年共收茧3900余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2万余元。
  “工作队以永吉县‘一索大院’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以柞蚕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推广优质柞蚕品种和标准化繁育技术,免费为全村蚕民提供蚕场消杀药品。”薛强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目前,全村柞蚕产量和质量较工作队进驻之前明显提高,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每个蚕场就近用工,带动周边50多名村民增加了收入。
  特色产业有了,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打通销售渠道成了农民致富路上的最后难关。
  合作社回收了蚕茧后,将品相好的作为蚕种出售,其余的作为商品蚕,走上百姓餐桌。这两年,柞蚕的价格比较稳定,售价在每公斤85元至110元之间。
  为拓展销售渠道,合作社注册了“一索大院”商标,打造了“一索大院柞蚕蛹”“一索大院椴树蜜”等品牌产品,通过省农业农村厅消费帮扶和第一书记直播代言等方式销售。
  “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平台,通过推动发展实体产业,2022年,合作社收入10余万元,村集体增收2.4万元,脱贫户分得6150元。”薛强如是说。
  村企联动聚合力 结对共建促振兴
  合作社在发展柞蚕养殖业的同时,依托省农业农村厅驻村工作队行业部门优势,与村内企业、示范户和村民合作开发“稻鱼综合种养”新模式。
  驻村工作队共为永吉县九月丰家庭农场,投放优质鱼苗、蟹苗550公斤,养殖兴国红鲤、合方鲫和中华绒螯蟹。在有效降低水稻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稻米品质及市场价值的同时,鱼蟹销售也增加了收益,为企业综合亩产增收1000余元。企业同时为索屯村先行垫付了稻种和收割费,年终按高于市场价格回收6.9万公斤稻谷,合计为稻农增收1万余元,实现互利双收。
  对村内有种植意向的农户,工作队为其提供鱼苗、蟹苗等原材料,并免费改造农田和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农户只需提供土地和定期维护种养。同时,合作社提供农户水稻保底收购渠道,帮助农户提升稻米价格,增加品牌价值。
  两年来,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的帮扶指导,索屯村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突破1.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是工作队进驻之前的5倍。
  今年,索屯村将以镇村企业为依托,持续发展村企合作,扩大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协调区域内龙头企业吉林卓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农家乐民宿经营项目,推进吾谷丰粮库合作粮食收储项目,加强与村内养殖大户合作发展生猪养殖项目,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穿行在索屯村中心屯,看到50余户民舍崭新的琉璃瓦、红砖地面和院墙干净整洁,统一的钢架苞米仓和铁皮柴草仓规则摆放。循着记者的目光,索屯村党支部书记刘占林介绍说:“以前这里大多是土院,苞米仓也多是木制拼接或是破损严重。省农业农村厅协调了1000多万元帮助改善中心屯和村部设施环境,现在走在屯里都充满了自豪感。”
  “现在村里有钱了,准备多修点河道和路灯,建几个文化广场,大家没事儿扭扭秧歌、唱唱歌,日子过得更舒服了。”刘占林满脸笑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作者/出处:吉林日报 阅读次数 [2159]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高性能播种机助力秋粮大面积单产提升 
 农机农艺融合:绘就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国产高端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取得新突破 
 全国有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 派出工作组赴重点省指导抗旱保秋粮丰收 
 村美 人和 共富——我省全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济南举办
 农业农村部与海南省委省政府举行工作会谈
 农业农村部召开第十一批援藏和第六批援青干部行前座谈会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7291]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1774]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1513]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1254]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1043]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0259]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39913]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39872]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39795]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39399]
   

主办:白山市农业委员会 承办:白山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地址:白山市浑江区白山路1号 邮编:134300
电话:0439—3316440 传真:0439—6915577 Email:bs@jlnongji.cn
http://bs.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