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智能农机助推智慧农业 中阿开启农机化合作新篇章
2023-9-8

   8月29日,由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农业发展厅、中国农业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与智慧农业科技创新院和国际民众合作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合作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以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形式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一带一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与智慧农业科技创新院院长杨敏丽和阿根廷农村联合会全国协调委员会成员曼努埃尔·贝尔托蒂主持。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围绕“家庭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农机装备”展开,旨在探索两国农业生产特别是家庭农业(小农户)生产的相似与互补之处,深化合作,传播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模式、经验,实现技术与装备方面的供需互补。

在开幕式上,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农业发展厅厅长哈维尔·罗德里格斯致辞表示,农业是阿根廷的重要产业,并强调中阿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乃至阿根廷来说意义非凡。他指出,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在中小型农业机械方面仍有欠缺,希望能够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加强适合家庭农业的中小型农机装备的研发与生产制造,选择适宜当地农作物品种及土地规模的农机产品,并进行推广应用,促进农业产量提高。他还表示,非常期待国外先进的农机装备能够实际应用到阿根廷农业生产,欢迎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学者到访阿根廷进行实地考察和进行农业机械试验示范,继续深入交流合作。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副处长李厥桐表示,自1972年起,中国和阿根廷两国在多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中国和阿根廷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2021年,阿根廷是中国第九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本次会议围绕家庭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进行交流研讨,将进一步深化中阿在农业领域的务实合作。他指出,希望“一带一路”国际农业装备产业与智慧农业科技创新院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通过完善合作机制,开展农业机械的国际学术交流,试验示范与推广运用,技术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为双方的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创造更多合作机遇,更好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

在主题发言及技术分享环节,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宋正河简要介绍了我国农业概况,他指出,中国小农户经营占比较大,部分农田地块面积小,与阿根廷家庭农户生产具有相似之处。针对家庭农业经营规模小、资金投入能力有限、急需中小型农机的问题,未来两国可持续开展针对性专题交流,进一步探索合作领域与内容,合作研发新型智能农机装备,推动两国农业生产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前进。宋正河院长还简要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和工学院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在相关领域战略研究及农机装备的研发成果,热烈欢迎阿根廷朋友到访中国农业大学,并到中国乡村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

农村联合会全国协调员劳塔罗·勒维拉托向大家简要介绍农村联合会的基本情况和成立的目的。劳塔罗指出,要让阿根廷占大多数的中小型农户成为国家政策的受惠者、受益者,通过全方位完善乡村各项设施、政策来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落户农村。他强调,农业对阿根廷内陆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农村联合会必须扮演好自己的重要角色。

布宜诺斯艾利斯农业发展厅家庭农业科技创新处处长圣地亚哥·阿莱查加、办公室技术官员伊格纳西奥·厄查伊德向与会人员介绍了阿根廷农业总体情况及家庭农业机械的现状和需求。圣地亚哥指出,在省内家庭农户分布广泛,对农业机械化需求逐渐增大,但相关政策依然不够完善;同时需因地、因时制宜创新机制,使其更具针对性,打通信息交流渠道,团结各方力量共同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伊格纳西奥则表示,为提高农畜牧业产品质量,要实现农户与机械供应商的供需对接,为农户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助力家庭农户的生产和发展。

农村联合会全国协调员曼努埃尔·马尔蒂诺介绍了目前阿根廷家庭农场正在使用的各类型农机装备及其具体功能的实现,但仍存在诸多技术瓶颈,例如,先进适用的水资源管理先进技术等。他指出,中小型农户对农机装备的需求非常迫切,亟待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农机装备投入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介绍了希望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发和推广的、适宜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农业生产急需的新型农机装备种类。

杨敏丽教授介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特点,特别是我国具有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管理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农机工业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六大体系,中国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进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2022年,中国农机装备制造企业总数超过8000家,规模以上企业2200家,能够生产14大类50个小类4000多种农机产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农机制造和使用大国,满足中国农机市场90%的需求。杨敏丽教授结合阿根廷农业生产特点与急需,重点介绍了适宜阿根廷的中国中小型农机装备情况。她表示,期待未来与阿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上有更紧密与深度的合作,让中国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模式走出去,讲好中国农机化故事,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中国农机化方案,贡献中国农机化智慧。

最后,阿根廷农村联合会全国协调委员会成员曼努埃尔·贝尔托蒂致闭幕词。他表示,希望以此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中国和阿根廷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粮食安全和减贫事业上做出双方的贡献。

中阿双方表示,将尽快完成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的审批程序,并将在谅解备忘录框架下开展紧密务实合作。

作者/出处:人民日报 阅读次数 [4380]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吉林粮食品牌日活动举办 
 聚焦短板机具验证推广 促进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 
 全国优化农业行政审批服务座谈会在山西长治召开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 支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权威发布]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粮食生产基础较好 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智慧牧场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模式探索与实践技术交流活动在厦门举办
 中国—新加坡农业合作工作组首次会议在京召开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7164]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1657]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1377]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1129]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0911]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0124]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39789]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39755]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39633]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39280]
   

主办:白山市农业委员会 承办:白山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地址:白山市浑江区白山路1号 邮编:134300
电话:0439—3316440 传真:0439—6915577 Email:bs@jlnongji.cn
http://bs.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