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打好乡村振兴“文化牌”
2023-11-17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

  前不久,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落下帷幕。比赛期间,近百家非遗文创展位、主题茶饮、具有苗族特色的农产品亮相。体验民族文化,品尝特色美食,不少人慕名而来深度感受农文旅融合发展下的乡村新貌。这一文化活动,坚持农民主体,热在乡村,乐在群众,和旅游深度融合,激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走进广袤乡村,各地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不断增加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村歌”大赛、广场舞等活动广泛开展,展示农民精神新风貌;非遗工坊里,手艺人、设计师等带动农民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特色文化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乡亲们富了口袋富脑袋……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确定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不断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动能和支撑。

  因此,我们要打好乡村“文化牌”,用好当地文化资源,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聚合各方力量,激发振兴活力,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打好“文化牌”,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中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下了形态多样、内涵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这是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宝贵财富,要开发利用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农耕文化中的茶文化、饮食文化等,可以促进产业兴旺、造福农村、富裕农民;农业文化遗产包含丰富的社会规范、生活伦理、节庆礼仪等内容,所传承的勤俭持家、守望相助等美德,对促进乡村善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借鉴意义。加强保护传承,把乡土特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留住乡情乡愁。要创新支持和激励方式,将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永续发展的优质资产,展现新时代农耕文化的魅力风采。

  打好“文化牌”,补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短板是当务之急。要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增加投入,完善设施,让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硬件”过硬。场地设施建好了,还要经常组织开展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对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文化振兴,关键在干,关键在人。农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要引导广大农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参与度;要尊重农民意愿,广泛依靠农民,吸引一批乡土文化人才、培育群众文艺团队扎根乡村“种文化”,让乡村文化人才在希望的田野上大显身手。

  加强对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要素保障,汇聚起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强大力量,乡亲们的日子定将越过越有滋味。

作者/出处:人民日报 作者:常 钦 阅读次数 [2470]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权威发布]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粮食生产基础较好 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智慧牧场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模式探索与实践技术交流活动在厦门举办 
 中国—新加坡农业合作工作组首次会议在京召开 
 第十六届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在京召开 
 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视频会强调 全力以赴抓好农业防灾减灾 奋力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 
 吉林省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全面启动 
 驻村干部乡村电商实操培训班(第一期)在杭州举办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7111]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1601]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1316]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1070]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0850]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0065]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39735]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39711]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39547]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39235]
   

主办:白山市农业委员会 承办:白山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地址:白山市浑江区白山路1号 邮编:134300
电话:0439—3316440 传真:0439—6915577 Email:bs@jlnongji.cn
http://bs.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