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科技兴农赋能乡村振兴 ——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纪实
2024-9-20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基地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专家学者要把论文真正写在大地上,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吉林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兴粮,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和“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科技助力全省粮食产量连续3年超过8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吉林新贡献。

  “大安模式”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

  “碱地白花花,一年种一茬,小苗没多少,秋后不收啥。”吉林省大安市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早年间当地流传的顺口溜里,透着农民的辛酸和无奈。如今“沉睡的资源”已经被“唤醒”,盐碱地作为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正在上演“绿色逆袭”。

  2023年10月,在大安市红岗子乡万发村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盐碱地水田万亩核心示范区,“东稻122”在改良后的重度盐碱地上亩产达517.39公斤,在轻度盐碱地种植的“中科发6号”亩产高达712.65公斤。实践表明,重度盐碱地经过“大安模式”3至5年的科学改造,即可实现盐碱地由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再高产的转变,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集成“三良一体化”盐碱地高效治理全国农业主推技术,推广以稻治碱改土增粮等全省农业主推技术5项,吉林大力推进盐碱地改良利用。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系统开展苏打盐碱地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研究,依托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项目,先后破解了“以稻治碱”和“以草治碱”关键技术难题,苏打盐碱地改良技术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昔日盐碱地,今日米粮川。近年来,大安市通过实施盐碱地综合治理项目,新增耕地数量指标12.73万亩、新增水田规模指标12.65万亩,新增粮食产能指标1.55亿斤。探索出“以水定地、集中连片、生态改良、良种自育、现代化生产经营”五位一体的“大安模式”。

  一年变良田,两年夺高产。科技的力量将盐碱地逐步改变为有高效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2023年,吉林新增盐碱地改造耕地25.4万亩,力争到2030年新增耕地200万亩以上。

  打造硬核农业“芯片”解决“卡脖子”问题

  今年6月,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领衔申报的《食药用菌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既是吉林省食用菌产业的重大科研成果,也是李玉院士牵头建立的“一区一馆五库”的菌物保育体系为产业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

  小木耳成就大产业,菌物保育是吉林种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吉林省围绕种业振兴,全力打赢种业翻身仗,在作物育种、畜禽科学和特产种质资源等方面持续发力。建成玉米、水稻、大豆3个国家级育种创新中心、7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创建全国首个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3500亩南繁育种科研创新基地。“翔玉998”“吉粳816”“吉育86”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在推广面积、食味品质、高产创建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现。全省玉米、水稻、大豆优质品率达到100%,良种覆盖率达到100%,通过高产品种竞赛,优选玉米品种“超吨粮”8个、“近吨粮”12个。中国人的饭碗装上了更多优质“吉林粮”。

  筑牢“大粮仓”,打造“大肉库”。吉林省大力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组建肉牛种业创新中心,建设“肉牛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东北区畜禽种质资源基因库”“东北肉牛性能测定站”等科研平台,开发全省首款肉牛20K液相育种芯片“吉牛1号”。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吉牛云”大数据平台,打通肉牛生产、流通、交易、普惠金融、政府监管、屠宰加工等各环节的信息通道,用“数据+模式创新”推动“生态建设”,围绕肉牛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组建供应链生态,实现吉林省肉牛全产业链数据深度融合。

  粮仓满,肉库丰,吉林畜牧业品种选育成果丰硕。全国首个乳肉兼用型牛国审品种“中国草原红牛”、北方首个瘦肉型黑色母系品种“松辽黑猪”、全国首个具有肉毛兼用特征的美利奴羊品种“乾华肉用美利奴羊”、东北区首个专门化肉用品种“双乾肉羊”……遍地开花。

  发展特色产业 推动现代种业实现新突破

  在吉林农业大学人参育种实验室里,上万棵人参苗通过组织培养等技术手段正在培养箱里快速生长。据中药材学院院长王英平介绍,通过单株选育、杂交选育、分子设计育种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把人参品种选育周期从30年缩短至3年到5年。吉林省组建人参相关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20余个,依托各大科研院校建立人参种质资源库,为人参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吉林省内科研院校共选育了30余个人参新品种。

  长白山是天然的特色资源宝库。吉林省深挖特产种质资源,构建长白山特色资源种质创新平台体系,建设“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人参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等14个部委级科研平台,建立了“一区一馆五库”的菌物保育体系和世界最大的人参种质资源“圃库”一体化保存中心,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药用菌主栽新品种42个,培育出我国首个人参品种“吉林黄果人参”、首个林下参品种“中大林下参”,“玉木耳”成为全国精准扶贫代表品种……,一系列科研成果让宝库的资源更加丰盛。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现代化。吉林将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围绕科技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厚植农业科技土壤,聚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促进农业科技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奋力谱写新时代吉林科技兴农新篇章。

作者/出处:农民日报 阅读次数 [2643]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蹲点调研交流会强调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切实抓好部系统作风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等工作 
 第三届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推进行动系列活动在甘肃张掖举办 
 2025年脱贫地区“土特产”走进长三角浙江专场暨精品品牌四季行活动在温州举办 
 中央第四指导组与农业农村部联合调研组赴河北调研“三夏”生产
 江文胜会见肯尼亚农业畜牧发展部副部长罗诺并共同主持召开中国—粮农组织—肯尼亚农业南南合作三方会议
 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奋战100天抓夏管提单产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
 全国累计收购夏粮超5000万吨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6963]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1457]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1143]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0911]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0694]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39891]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39578]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39578]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39342]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39098]
   

主办:白山市农业委员会 承办:白山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地址:白山市浑江区白山路1号 邮编:134300
电话:0439—3316440 传真:0439—6915577 Email:bs@jlnongji.cn
http://bs.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