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保护性耕作——现代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方向
2006-5-31


  保护性耕作是在不影响农业产量的情况下,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
  
专家介绍,这场耕作制度的革命起源于美国。19世纪末,美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大量干旱、半干旱草原被开垦成农田,虽然获得了几十年不错的粮食产量,但是由于植被破坏、土地大量翻耕,土壤退化,20世纪30年代,干旱、贫瘠、细碎的裸露农田难以抵挡大风的袭击,成千上万吨表土被刮走,沙尘遮天蔽日,酿成了震惊世界的“黑风暴”(强沙尘暴天气)。
  
“黑风暴”推动了人们对传统耕作方法的反思和对保土保水新方法的探索。经过多年的研究,美国科学家确认是铧式犁翻耕破坏了土壤结构和地表植被,使得土壤缺乏抵抗干旱和大风天气的能力。由此,逐步形成了以秸秆、根茬覆盖和免耕播种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并发展成为美国主流的耕作制度。
  
20世纪80年代以后,保护性耕作逐步在70多个国家得到推广应用。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达到1.7亿多公顷,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1%。主要应用于小麦、大麦、玉米、苜蓿、豆类、油菜、棉花、小杂粮等10多种作物,部分国家还应用于蔬菜等经济作物。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联合国粮食与农业机构快讯》以及《世界农业:走向2015/2030年》中称,保护性耕作是一场新的耕作革命,是一种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的耕作方法;未来10年-20年中,保护性耕作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王智才介绍,目前国外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呈现四大趋势,一是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扩大保护性耕作的应用区域和作物种类。二是免耕应用面积在逐年扩大,少耕法加快向免耕法过渡。三是重视非化学除草技术的研究,如机械除草、覆盖压制除草、轮作控制杂草、生物除草、臭氧除草等,建立杂草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四是保护性耕作机具的开发生产向专业化、复式化、大型化、产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出处:中国农机化信息网 阅读次数 [8652]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业农村部召开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座谈会强调 部校合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2025年夏粮总产量2994.8亿斤 
 夏粮稳产彰显中国粮食安全底气 
 [三夏进行时] 2994.8亿斤,全国夏粮稳产丰收 
 深化农机农艺融合 共促大面积单产提升——农机化总站和农技中心开展工作对接交流
 刘国中在北京调研时强调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 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蹲点调研交流会强调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切实抓好部系统作风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等工作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7029]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1516]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1216]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0981]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0764]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39960]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39649]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39638]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39431]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39162]
   

主办:白山市农业委员会 承办:白山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地址:白山市浑江区白山路1号 邮编:134300
电话:0439—3316440 传真:0439—6915577 Email:bs@jlnongji.cn
http://bs.jlnongj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