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榆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
2006-11-21 |
|
|
|
近年来,榆树市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速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合作组织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有力推动了全市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到2005年末,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7638公顷,实现劳动力转移29万人。其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好的光明乡流转土地3262公顷,占土地面积的49.3%,种植名、优、新、特品种2055公顷,有1300多农户承包面积达3公顷以上,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初步走上了规模种植之路。弓棚镇在实行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规模经营,全镇80%劳动力从种植业中转移出来,从事畜牧业、运输业、加工业和劳务输出等多种行业。 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 由于合作组织实行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扩大了规模效应,提高了经营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2005年,全市 280个合作组织年经营纯收入1.8亿元,组织成员户和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800元。五棵树镇养牛农户1.1万户,年纯收入4500万元,户均增收4000元。农民收入的增加,为农产品深加工、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民消费提供了基础。 三是拉长了产业链条。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合作组织积极开拓市场,不断谋求新的发展。榆树市薯业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培育、生产、销售脱毒马铃薯的基础上,还带动马铃薯深加工项目,实现了龙头企业与基地的对接。五棵树镇“粮食酿酒、酒糟喂牛、牛粪还田、沃土增产”以及主导产业的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实现了产业链条向运输业、服务业的延伸,使各个产业联系密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是拓宽了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 依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大力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发挥经纪人的联接市场和农户作用,弓棚镇生猪贩运经纪人李晓侠,收猪收到黑龙江最北部漠河,卖猪卖到祖国最南端海南岛,年销售生猪60万头;发挥养殖大户的懂营销、会开拓作用,五棵树镇在养牛大户马凯、肖大鹏带动下,在佳木斯、丹东、内蒙古、北京、上海、深圳等省、市、区建有营销网络,年出栏销售黄牛16万头;发挥乡(镇)干部的示范指导作用,新立镇葱蒜协会在镇领导的指导下,向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一些国家销售葱蒜,年销售1.1万吨。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
|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
|
|
|
|
 |
|
主办:白山市农业委员会 承办:白山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地址:白山市浑江区白山路1号 邮编:134300
电话:0439—3316440 传真:0439—6915577 Email:bs@jlnongji.cn
http://bs.jlnongji.cn |
|